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国家地方大力支持,VC转投早期助推孵化器飞速发展

  新常态转型压力大,地方争抢前沿产业资源;

  IPO等不起,并购收益低,VC扫货在早期;

  2014年,全国孵化器数量预估超过1500家。

  各种玩法纷纷上演,个别滋润多数赔钱

  多数孵化器处于亏损状态,少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

  靠投资孵化企业盈利的,多数项目未退出,前期纯粹净支出;

  依托产业集团的,求的是战略协同,财务回报考虑少;

 

  做中介服务打品牌的,零碎银子多处刨,大的商机没找着。

  优惠政策享受难,资源对接挑战大

  优惠政策覆盖面窄,阳光未照到部分运营多不便;

  如何吸引优秀的创业项目是现在也是将来孵化器面临的首要挑战;

  如何为创业项目提供匹配的专业深度服务是孵化器面临的第二大挑战。

  垂直孵化器涌现,国内外孵化器开始多互动

  围绕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生物医药等垂直孵化器纷纷出现;

  国内走出去,国外引进来,国内外互动互换资源。

  引言

  2014年,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作为具有促进创业、拉动就业、培育新兴产业重大作用的孵化器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扶持,而全国创新创业热情高涨、VC投资转向早期阶段更是推动了孵化器的飞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全国孵化器已超过1500家。

  然而,在孵化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孵化器的各种争议不断。最大的争议莫过于孵化器的盈利问题。如何看待孵化器的盈利问题?市场上孵化器的运营模式有哪些?2014年,孵化器在运行中面临着哪些新的问题,有哪些新的特点?

  一、孵化器概述

  1. 孵化器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科技部定义,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

  孵化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为新成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以及提供一系列的包括技术、财务、HR、市场等资源支持,可以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孵化器的发起目的及其控制主体,投中研究院将孵化器分为国有背景孵化器和民营背景孵化器两大类。

  国有背景孵化器的发起目的主要是承担国家扶持科技创新的职能,体现的是国家的科技政策导向,控制主体主要是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大学等。其涵盖类别包括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 国际企业孵化器、 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民营背景孵化器的发起目的更多是为创业服务或早期投资驱动,体现的是市场化导向,控制主体主要是个人、投资机构等。投中研究院将民营背景孵化器归纳为三类:投资驱动型孵化器,如创新工场、创智空间;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如微软创投加速器;中介型孵化器,如车库咖啡、氪空间。

  表1:孵化器分类

  

 

  2.孵化器的两大属性

  孵化器具有两大属性:公益属性和投资属性。

  公益属性指的是孵化器具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创业风险的作用,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及产业、提高国家的创新力及竞争力、扩大创业热情、拉动就业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和示范效应。基于孵化器的公益属性,政府会出台各种对孵化器的扶持政策。尤其在经济面临结构化转型升级时,孵化器的示范效应会更加凸显。

  投资属性指的是通过孵化、支持,孵化器对初创企业有深入地了解,丰富的项目源和对项目的把握能力使孵化器天然地成为投资项目池,具有显著地投资属性。尤其伴随着VC投资阶段的前移,孵化器成为天使投资、VC的重点布局对象。

  图1:孵化器的两大属性

  

 

  公益属性和投资属性是政府以及民间个人、投资机构大力发展孵化器的内在动力。而另一方面,双重属性的存在,也正是孵化器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有些孵化器在经营中侧重公益属性忽略了投资属性,不仅导致孵化器的激励机制缺失,而且难以使孵化企业与后续的天使以及VC投资对接;有些孵化器侧重投资属性而忽略了公益属性,使其难以享受各种扶持政策,盈利困难,同时需要承担投资的高风险。

  3.孵化器的本质和衡量标准

  孵化器的本质是资源聚合与对接的载体。从参与主体来看,包括创业团队与投资机构(体现为投融资)、创业团队之间(体现为项目资源的分享)、投资机构之间(体现为项目的接盘)以及政府、第三方服务机构等所提供资源的聚合与对接;从资源流动来看,包括人力、资金、技术、思想、媒体、政策等资源的聚合与对接。

  在将孵化器视为资源聚合对对接载体的前提下,投中研究院认为衡量孵化器是否高效的标准即为项目与资源之间是否可以实现无缝对接。这种无缝对接意味着项目可以找到与自己发展所匹配的人才、资金、技术、宣传等资源,也意味着这些资源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不会导致资源闲置、错配或者浪费。

  图2:孵化器参与主体示意图

  

 

  二、2014年孵化器发展的政策环境

  2014年,在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效率节约,经济结构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的宏观背景下,政府对孵化器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

  1. 国家层面的支持

  1.1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4年,国家对孵化器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接连推出重要政策促进孵化器的发展。1月14日,财政部网站刊登消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符合条件的孵化器有关税收政策予以明确,其中“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孵化器自用以及无偿或通过出租等方式提供给孵化企业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其向孵化企业出租场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孵化器,促进天使投资与创业孵化紧密结合,推广‘孵化+创投’等孵化模式,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方式,提升孵化器专业服务能力。”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委会决定设立400亿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的创新型企业,促进技术与市场融合、创新与产业对接,孵化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

  表2: 2014年至今重大孵化器扶持政策

  

 

  1.2示例一:国家级孵化器的发展概况

  国家级孵化器由国务院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认定,每年度科技部会对国家级孵化器的免税条件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国家级孵化器可以在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等方面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创业环境大幅改善的条件下,国家级孵化器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14年12月,北京厚德科创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104家孵化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孵化器总的数量达到608家。

  图3:国家级孵化器发展状况

  

 

  2. 地方政府的落实

  2.1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在国家政策的总体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对孵化器予以扶持,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带动就业。如福建省于2014年7月出台了2014-2015年孵化器培育与提升工作计划,将孵化器新建孵化用房补助标准从30元/平方米提高到100元/平方米,改建、扩建孵化器用房补助标准从15元/平方米提高到50元/平方米。同时,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给予100万元奖励。天津市于12月出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园)实施办法》,针对以大学生初次创业企业为孵化对象的创业孵化基地给予资金扶持。其中,对吸纳初次创业大学生30户以上、带动就业100人以上的创业孵化基地,天津市给予50万元的资金扶持;对吸纳50户以上,带动就业200人以上的创业孵化基地,给予100万元的资金扶持。

  2.2示例二: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的发展概况

  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是指由中关村管委会认定的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内容专业化、服务资源集聚化、服务模式多元化的新型创业服务机构。与以往以物理空间为主要特点的孵化器不同,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更加侧重于在人才、资金、技术、思想、市场以及培训等方面为创业团队提供深度服务。从孵化器的衡量标准来看,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在项目与资源的匹配上更加有效。

  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始于2011年,首家获牌的孵化器为创新工场。截至2014年末,投中研究院估计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有20多家,包括车库咖啡、微软云加速器、联想之星、36氪、厚德创新谷等。根据中关村管委会发布的创新型孵化器发展规划,2015年创新型孵化器将达到80家,在孵企业获得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的比例达到25%。

  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可以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例如对新认定的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可以享受中关村示范区给予的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此外,中关村示范区还会根据企业的入住数量、质量和融资情况、产业聚集效果、孵化器对入孵企业的投资情况等方面对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和支持。

  三、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根据孵化器的发起目的及其控制主体,孵化器分为国有背景孵化器和民营背景孵化器两大类。相应的,两类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也有所不同。

  1. 国有背景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早期的国有背景孵化器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由政府无偿或者低价出让土地或者物业资产,以免费或者较低的租金来吸引企业入驻,依靠政府的房租补贴或其他资金支持以及向入驻企业收取少量的租金、服务费的方式来维持孵化器的运营。其实质是房地产的开发和运营。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创业热情高涨以及各种创新型孵化器的涌起,国有背景孵化器开始向市场化转型。

  一方面,出现了自成立起就以市场化运作的国有背景孵化器,如联想之星、厚德创新谷。这些孵化器除了在控制主体上属于国有背景外,在孵化器的具体运作上与民营背景的孵化器没有实质的区别。例如联想之星与厚德创新谷都会侧重对孵化企业的投资功能,同时会为孵化企业提供对接投融资、成长管理、培训等深度服务。

  另一方面,部分国有背景孵化器结合本地的优势产业进行垂直领域的孵化,如成都天府软件园内的创业场。依托天府软件园内软件产业资源汇聚的优势,创业场成为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集聚区。

  图4:国有背景孵化器转向市场化

  

 

  2. 民营背景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根据孵化器的最初设立目的、设立主体以及盈利模式差异,将民营背景孵化器归纳为三类:投资驱动型孵化器、产业驱动型孵化器以及中介型孵化器。相应的,三种类型孵化器的运作模式也有所差异。

  表3:民营背景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2.1投资驱动型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投资驱动型孵化器旨在通过对孵化企业的投资来获取收益。其更多是VC投资阶段向早期的延伸。在IPO发行缓慢、并购退出收益率不高的背景下,VC投资阶段转向早期成为一种趋势。而TMT领域的创业项目由于团队规模小、用户群体广泛的特点,创业项目的估值提升较快,也易于吸引VC在早期阶段进行广泛布局。市场内典型的投资驱动型孵化器如创新工场、创智空间。

  表4:投资驱动型孵化器的运作模式

  

 

  根据调研,投资驱动型孵化器会对入孵的企业进行较为严格的筛选,并对看中的项目进行早期阶段的投资。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投资金额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一般占创业项目的股权比例在10%以下。投资的退出时间则一般会在创业项目融资的A轮、B轮,对于特别看好的项目,则会保留少量的股权直到企业上市或者并购退出 。

  在对创业项目的服务上,除提供办公场地、财务、法律等基础性服务外,投资驱动型孵化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更加侧重于对创业项目的成长管理和追踪,包括行业研究、趋势判断、产品、商业模式的把握以及组建初创团队等其他增值服务。

  2.2产业驱动型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产业驱动型孵化器是依托产业资本而设立,典型的孵化机构如微软创投加速器。与投资驱动型孵化器不同,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对财务回报的考虑较少。调研显示,产业资本设立孵化器的目的主要有四点:(1)了解产业或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2)获得前沿初创企业的认同感(3)在对孵化企业的支持中获得互利合作的机会(4)培养未来的合作伙伴。

  表5:产业驱动型孵化器的运作模式

  

 

  在对创业项目的服务上,产业驱动型孵化器所提供的资源可以说是厚重的。产业资本可以利用自身业务优势给孵化企业提供很多免费的业务和资源支持。除此之外,依靠产业资本所掌握的产业资源以及品牌背书,产业驱动型孵化器在帮助孵化团队进行人才招聘、投融资、市场推广、客户对接等方面会更加优势。

  在对入孵创业项目的选择上,据调研显示,产业驱动型孵化器一般会更加侧重于处于极早期的前沿创新技术或者商业模式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容易发展成为百亿元体量级的项目。而随着可提供厚重资源优势的不断显现以及口碑传播的影响,优质的创业项目则会根据自己所需资源选择相应的产业驱动型孵化器。从而实现优质创业项目与孵化器所提供资源的高效匹配。

  2.3中介型孵化器的主要运作模式

  中介型孵化器既没有产业资本可以依托,也不谋求投资孵化企业获利,而是更加侧重于对孵化企业服务,典型的孵化机构如车库咖啡、氪空间。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与投资驱动以及产业驱动型孵化器设置较高甚至严格的淘汰标准不同,中介型孵化器设置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甚至不设准入门槛,以给予所有创业者得到服务的机会。中介型孵化器提供的服务一般包括办公空间、法律、财务等基础性服务,同时会帮助孵化企业进行投融资的对接,有些孵化机构会引入导师制对孵化企业予以辅导。

  表6:中介型孵化器的运作模式

  

 

  四、2014年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孵化器的本质是资源聚合与对接的载体。同时孵化器具有公益和投资两大属性。如何有效地实现资源的聚合与对接,如何平衡公益属性和投资属性,是摆在多数孵化器面前的重要问题。投中研究院调研显示,2014年,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四点:盈利问题、政策覆盖范围问题、寻找优质项目带来的挑战、资源对接带来的挑战。

  图5: 2014年孵化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 盈利问题

  对于投资驱动型以及中介型孵化器来说,盈利问题是面临的主要压力。

  投资驱动型孵化器主要通过投资孵化企业的股权来获取收益,有些孵化器会向入孵企业收取少量的运营费用,有些则完全免费。调研显示,该类孵化器在前期阶段一般会处于净支出状态,而对孵化企业的早期投资是否可以顺利、及时退出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前期净支出对于孵化器的承受能力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而对中介型孵化器来说,其主要通过运营服务费、售卖商品、广告以及一些资源包来获取一定的收入。调查显示,不考虑前期投入成本,该类孵化器基本处于现金净流出或者基本平衡的状态。

  中介型孵化器所拥有的最大资产即为创业项目、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资源的聚合。而若要实现大的商业回报,需要找到一种将这种聚合资源变现的商业模式。3W咖啡通过旗下的拉勾网实现了互联网聚合资源的变现。而对其他中介型孵化器来说,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调研显示,有些中介型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会形成一种该孵化器特有的文化或品质,而这种文化或品质是基于其初创时侧重于公益性建立的。这就会造成如果过多追求商业回报则会影响到孵化器的基因,如何找到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需要中介型孵化器更多的探索。

  2. 政策覆盖范围问题

  国家层面以及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扶持孵化器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多数优惠政策比如税收优惠、房租补贴、风险补偿、资金支持等都是针对特定类型的孵化器。例如,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孵化器必须取得国家级孵化器资格;享受中关村的房租房帖和资金支持则需取得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或早期项目孵化中心、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格。

  对未取得上述资格的孵化器来讲,由于无法享受相应的优惠,其在运行中面临诸多困难和不便。首先是盈利的压力。由于无法享受税收优惠、房租补贴、风险补偿等政府提供的一系列资金支持,这类孵化器属于纯商业化的运营,例如需要按商用的价格租用办公场所。而为了降低创业团队的综合办公成本,孵化器所收取的运营服务费通常较低。因此该类孵化器会在盈利上面临很大的压力。

  另一个是政策的便利性。调研中发现,有的孵化器由于未取得“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或“集中办公室”的资格,导致入孵企业不能用孵化器的工位进行公司注册,形成在孵化器外注册、孵化器内办公的异地办公现象,面临很大的风险。

  3. 寻找优质项目带来的挑战

  衡量孵化器是否高效的标准是创业项目与资源之间是否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可以说入孵企业的质量代表了孵化器的品味,而毕业项目的质量是吸引其他项目入孵的参照。调研显示,多数孵化器认为如何找到优质的创业项目是其面临的首要挑战,其次是如何为创业项目提供深度服务。

  据估计,2014年,中国孵化器的总量已超过1500家。如何在这1500多家的孵化器中突出自己的特色以吸引优秀的创业项目是现在也是将来孵化器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中间,如何定义好的创业项目,如何判断未来技术、商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识别哪些创业项目未来能做到爆炸性增长对孵化器的经验、眼光、趋势判断构成严峻的考验。

  4. 资源对接带来的挑战

  除寻找优质项目外,多数孵化器将如何为创业项目提供专业深度服务列为第二大挑战。这些深度服务包括人才招聘、投融资、市场推广以及客户对接等。据调研显示,多数孵化器反应在为孵化企业提供的服务中,找到合适的优秀人才是最难的。说服优秀的高端人才加入充满不确定性的初创团队十分困难。甚至有孵化器负责人表示“中关村的人才是抢疯了的状况,都是提供24小时入职,抢各种开发者。”

  除人才招聘外,如何为创业项目对接匹配的投资机构进行融资也是孵化器面临的重要挑战。需要孵化器对市面上投资机构擅长的投资领域、所投企业、投资资金、投后服务等有较深认识和判断,并帮助孵化企业进行对接。

  五、孵化器发展的新特点

  作为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孵化器的发展与产业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化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发展日趋同步,孵化器也呈现出两个新特点:垂直领域孵化器的涌现以及国内外孵化器的互动。

  图6:孵化器发展的新特点

  

 

  与拥有多个孵化主题的孵化器相比垂直领域孵化器在资源的对接上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聚集该细分领域的创业项目,发挥资源的聚合效用。如前述成都天府软件园内的创业场,成为移动互联网尤其手游创业团队、发行商、软件商的聚集区。其他围绕生物医药、智能硬件、机器人等前沿细分产业的孵化器也纷纷涌现,甚至不排除未来各行各业都有垂直领域孵化器的诞生。

  国内外孵化器的互动包括国内孵化器在海外建设基地、国外孵化器在国内的扩张以及国内外孵化器的交流与互动。目前我国已有瀚海智业、清华科技园等多家机构在海外建设孵化器,也有如科技寺等通过与国外孵化器合作,形成资源互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化,全球科技产业发展也日趋同步。相应的,国内外在孵的创业项目在技术、商业模式上的创新程度也日趋同步。而随着产业资源全球化流动的加速,国内外市场也成为创业项目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内外孵化器的互动,不仅可以使创业项目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也为孵化器提供了更多的项目资源和孵化、投资机会。

  六、市场化孵化器案例分析

  1. 微软创投加速器

  2013年6月微软在美国宣布成立风险投资部门“Microsoft Ventures”,7月正式在中国落地。微软创投加速器定位是做金字塔尖的加速器,重点服务于具有重大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未来最有可能成为billion dollar company。微软创投加速器每年会进行两期创业团队招募,每年会收到1500份左右的申请,每期录取15~20家,录取率在3%左右。项目筛选基于三点,第一是方向,第二是团队,第三是技术。截至2015年1月,微软创投加速器共孵化五期85个创业团队。其中,90%的孵化企业拿到融资,很多涵盖A轮、B轮、C轮,6家被收购,1家在新三板挂牌。

  从孵化企业涉足的领域及特色来看,微软创投加速器第一期的孵化主题为移动互联网,第二期为企业级服务,第三期为大数据,第四期的特色是30%以上的入孵创业者之前已创办企业并在海外上市;第五期则侧重于极早期的创业项目,其中60%以上的企业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微软创投加速器孵化的这85个创业团队中,65%是针对B2B领域,覆盖人群约2亿。

  在为孵化企业提供的服务上,微软创投加速器会提供办公场地,入孵企业在加速器内孵化时间是6个月。6个月后,孵化企业需搬离加速器,但只是物理空间上的搬离。微软创投加速器对孵化企业采用终身校友制,会为已搬离的企业提供后续的服务和帮助,并以周报、每月校友聚餐等形式促进校友资源的共享、合作。此外,微软创投加速器还会提供导师一对一辅导、定期课程、6万美元云服务、技术支持、去国外交流机会等资源供孵化企业选择。

  微软创投加速器的核心服务是“找人、找钱、找市场、找用户”。“找人”方面,依托微软的信任背书,微软创投加速器在说服高端人才加入创业团队方面更有优势。微软创投加速器与大量高端院校合作,为创业团队输送了数百位免费实习生,其中很多实习生毕业后选择加入创业团队。“找钱”方面,微软创投加速器已与100家创投机构结成战略合作,并帮助创业团队对VC所投领域、已投知名企业、是否有钱继续投资等进行专业判断;“找市场”方面,微软创投加速器基于针对目标客户群进行宣传报道,目前已为在孵企业发了1500份报道,其中有8家央视报道;“找客户”方面,微软创投加速器与东航、海尔、雅培等大企业每隔一周会有一次对接活动,这些大企业主抓创新的CTO等高层会带队前来寻找基于传统业务的创新,并与合适的创业团队现场签约,签约率70%左右。

  在加速器的回报上,由于微软坐拥大量现金,微软创投加速器对财务回报考虑较少,所提供上述服务也是免费的,且不占创业团队股份。微软创投加速器的运行更多是为了获取创业团队对微软品牌的支持,并培养未来的合作伙伴。未来,微软创投加速器不排除会对孵化企业进行投资,但是只做跟投,用来配合投资机构进行投资,与投资机构共同扶持创业团队。

  对微软创投加速器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找到优质的创业项目,其次则为如何为优质项目提供更加精细化的专业服务。这对微软创投加速器如何定义好的创业项目,如何判断未来技术、商业的发展趋势,如何识别哪些创业项目未来能做到爆炸性增长,如何有效对接各种资源构成严峻的考验。

  2. 科技寺

  科技寺成立于2013年9月,位于北京簋街附近,是北京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面积超过2000平米。科技寺采用全开放式的工作区域,同时配有多个会议空间以及独立的活动区域和咖啡休息区,可以同时满足300位创业者在同一空间工作交流。

  科技寺的孵化领域定位于TMT,孵化周期为3~6个月。入孵企业需要填写申请表,科技寺进行审核,主要侧重两点:创始人和团队,产品。项目选择更倾向于能做出产品的企业。截至目前科技寺共孵化三期70多个创业团队。孵化企业毕业时约90%可以拿到A轮投资。其中,对于合适的创业项目,科技寺也会进行早期投资,投资金额大约在100~500万之间,占创业项目的股权比例在10%以下。

  在对创业团队的具体服务上,目前科技寺以FA为主,并力求把FA的服务做到实处,真正可以帮助创业者。未来科技寺会引入导师制。根据孵化企业的需求,科技寺每周会组织4~5场沙龙,在产品、技术、法务、投融资等板块对创业团队进行培训指导。在为孵化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上,一些投资机构或天使投资人会定期到科技寺看创业项目。科技寺也会为孵化企业与投资机构进行牵线,但具体的投融资需要由双方自己商议谈判。

  在营收方面,目前科技寺主要靠收取工位费来覆盖基本的运营支出,收费标准为1500/月。其他方面,科技寺通过举办会议会收取一定的场地费,咖啡厅也会为科技寺带来一些卖品收入。

  作为联合创业空间,科技寺的一个特点是孵化团队国外背景所占比例较大,很少有纯国内背景的创业团队。原因是国内创业者出于对私密性缺乏的担忧,对联合办公这种开放的模式一时无法接受。这也造成科技寺初期工位闲置,运行困难。而国外背景的创业者则比较看重科技寺复古式的装修、LOFT的办公环境以及与硅谷比较类似的开放模式。随着科技寺做会议、沙龙等活动的增加,外界对科技寺的了解更加全面,运营形势在2014年10月份开始好转。

  作为中关村之外的孵化器,科技寺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是科技寺未取得“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或“集中办公室”的资格,导致入孵企业不能用科技寺的工位进行公司注册,形成在科技寺外注册、科技寺内办公的异地办公现象,面临很大的风险。二是由于尚未取得上述资格,科技寺无法取得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在盈利上面临很大的压力。例如科技寺的办公场所是按商用租来的,1500元/月的工位费基本只能覆盖租金,无法覆盖前期的装修等成本。因此,争取“中关村创新型孵化器”或“集中办公室”的资格是现在科技寺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在未来发展上,除引入导师制外,科技寺还将向三方面拓展:一是将会以对创业项目的投资为主要盈利模式。科技寺现在已着手准备募集基金来做早期投资,基金会请专人来管理,并可能会跟国内的一些知名创投机构合作;二是在全国连锁经营,深圳科技寺即将开业,上海方面也在准备。2016年,科技寺计划在全国开7~8家店,来满足不同地区对创业孵化服务的需求;三是继续扩大与国外孵化器的合作范围,形成资源互换。目前科技寺已与硅谷的一些孵化器达成合作,孵化企业可以利用双方孵化器的资源。

  3. 氪空间

  氪空间成立于2014年4月,由科技媒体36氪推出。目前,36氪旗下有三条产品线,媒体、氪加(互联网融资平台)、氪空间。氪空间的孵化周期为3个月。截至2015年1月,氪空间共孵化三期42个创业团队。其中,一期12个团队,11个拿到融资;二期17个团队,14个拿到融资。三期团队正在孵化中。

  氪空间初始成立时的定位是在3个月入驻期内,帮助创业团队实现第一轮的融资。但是,从第二期孵化企业开始,氪空间发现孵化企业对融资需求的优先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融资虽然重要,但是孵化企业对如何更快地融入行业以及招聘、法务等基础性服务有更多的需求。因此,氪空间对自身的定位有所调整,作为一个平台方,满足创业团队的各种需求。

  在为创业团队提供的具体服务方面,氪空间会免费提供工作场地。关于招聘、财务、法务以及工商注册等方面的服务,氪空间只是作为一个平台方,由合作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来为创业团队提供上述服务。服务费用由孵化企业自身承担,可享受很多优惠。此外,氪空间会针对创业团队面临的一些问题,请一些有经验的创业者或者行业专家进行交流、解答。在融资服务方面,除利用氪加外,氪空间会对投资机构的投资偏好、投资案例等进行梳理,并帮助创业团队做一些融资方面的策略和准备。具体的融资由创业团队与投资机构自行谈判。

  氪空间对孵化企业完全免费,不占股份。36氪希望通过氪空间获得品牌价值。氪空间的成本及费用主要是场地费以及水电、网费,由36氪整个公司承担,因此氪空间无盈利压力。目前,氪空间暂不考虑盈利方式,未来如果有好的盈利模式,也不排除。

  在对孵化团队的筛选上,氪空间的孵化范围是TMT领域。筛选标准与VC类似,但尽量会使入驻项目的团队背景、所做产品保持多元化。目的是让不同团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避免自身的局限性。

  作为媒体出身的孵化器,媒体服务是氪空间的一个特色。一方面优质孵化项目可以借助媒体资源传播,而优质项目被传播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入驻氪空间;另一方面,借助科技媒体的资源,孵化企业可以更加接近行业的最新动态。但是,氪空间在避免成为媒体的附属品,而是希望创业团队更看重氪空间自身的创业氛围以及服务价值,而不是仅限于媒体价值。

  同样,作为媒体出身的孵化器,氪空间一开始是以媒体形态来做孵化器。由于孵化器涉及诸多服务领域,与做媒体这种相对简单的形式有很大不同,导致氪空间初期受制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许多问题无法解决。另一方面,氪空间初始的定位也有问题。氪空间初始定位是在3个月入驻期内,帮助创业团队实现第一轮的融资。但在氪空间的运行中发现,孵化企业有更多其他方面的需求,甚至有些团队自身就有融资资源,不需要氪空间帮助融资。这导致氪空间一开始对孵化企业的诸多其他需求准备不足,在调整中遇到很多问题无法帮创业团队解决。

  在未来的发展上,氪空间更多希望能成为创业者的社区或者学校。氪空间一方面会将可以标准化的服务尽量标准化,来满足创业团队共性的需求;同时会与更多专业服务机构合作,解决创业团队一些个性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氪空间会围绕校友平台做更多的工作,以促进校友资源的共享利用。此外,氪空间会完善线上模式。目前氪空间有一个内部的线上系统供孵化团队以及毕业团队内部交流以及共享资源。未来会完善这一模式。

来源:投资中国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