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6-06-11 田合禄 三部六经

本文是田合禄老师的旧文。端午节之际,分享给大家。祝各位端午安康!

 

 

 

全民第一养生食品——粽子的来源

 

“端午节”新释

 

第三届中华科学传统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

2005年9月16日 

黄山市

 

 

说起端午节,妇孺皆知,它是我国一个重要传统节日,但说到端午节的起源,知者就少了。

  

1  

端午名释  

 

 

端午,又名端五、端阳、重五、重午、吃粽节、粽包节、天医节、天中节、沐兰节、龙船节、诗人节等众多称号。据巫瑞书《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一书所载,荆楚故地及“五溪”流域过端午。还有“大端午”和“小端午”及“大端阳”、“小端阳”、“末端阳”之分。韩致中《新荆楚岁时记》还说:“秭归、兴山等鄂西地区称五月初五为头端阳,十五为中端阳,二十五为末端阳。 ”

  

 

“小端午”为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农历五月十五或五月下旬,而且尤重“大端午”。 

 

 

 为什么要分大、小端午呢?“大端午”与“小端午”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尤重“大端午”呢?这得从端午节起源说起。

 

 

2  

端午节起源新探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诸家有不同的说法,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三种:

 

 

其一,龙舟竞渡说。如闻一多在《端午考》、《端(午)节的历史教育》文中说,端午节是远古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其主要活动内容是:祭祀、包粽子和赛龙舟。 陈久金等认为,龙舟竞渡起源于夏至“飞龙在天”的天象。 

 

 

其二,采药辟邪说。《夏小正》说:“此月(仲夏、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 看来五月采药之俗由来已久。《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在端午节,采摘艾叶、菖蒲悬挂在门户上,进行祈祷以消灾。谚语有云:“端午前都是草,到了端午都是药。”“端午百草皆是药。”因此,端午节是采药、制药的大好时机,故端午节又有“天医节”之称。 陈绍棣说:“辟邪、除毒、祛瘟、止恶应是端午之源的主流。” 

 

 

其三,祭祀、纪念说。闻一多说,端午节是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日子。一说是纪念屈原的死难日。等等。

 

 

我们认为,以上所说都是表面上的东西,端午节起源的实质是源于远古古人的天文历法活动。下面的探索将说明这一问题。

 

 

荆楚故地及“五溪”流域为什么尤重“大端午”呢?因为“大端午”是在农历的五月十五日过节,这个时候正是夏至节之时。唐汉良《端午与夏至》一文对此有考证。 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新竹箸叶,节日裹粽(即包粽子),是在夏至(农历五月中旬)。

 

 

那么夏至是个什么节日呢?夏至是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的时间,太阳“最当中”,故称“天中节”,如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以及吴自牧《梦梁录》都说五月五日为“天中节”。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的时候,是北半球进入最热的时候,是阳极转阴生的时候,即一阴生的时候。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上时候,北回归线之地则日中无影,在古代要进行立杆测日影而调制历法的大型纪念活动。如《通卦验》说:

 

 

正此之道,以日冬至日始,人主不出宫,商贾人众不行者五日,兵革伏匿不起。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人众亦在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大礼。人主致八能之士,或调黄钟,或调六律,(或调五音)或调五声,或调五行,或调律历,或调阴阳,政德所行,八能以备,人主乃纵八能之士击黄钟之钟,人敬称善言以相之。乃权轻重,释黄钟之公,称黄钟之重,击黄钟之磬。公卿大夫列士乃使八能之士击黄钟之鼓,鼓用革焉……天地以扣(声)应黄钟之音,得蕤宾之律应,则公卿大夫列士以德贺于主人。因诸政所请行五官之府,各受其当声调者,诸气和,则人主以礼赐公卿大夫列士。五日仪定,地之气和,人主公卿大夫列士之意得,则阴阳之晷如度数。夏日至之礼,如冬日至之礼,舞八乐,皆以肃敬为戒。黄钟之音调,诸气和,人主之意慎(得),则蕤宾之律应;磬声和,则公卿大夫列士诚信,林钟之律应。此谓冬日至成天文,夏日至成地理。鼓用黄牛皮,鼓圆径五尺七寸。瑟用桑木,瑟长五尺七寸。间音以箫,长尺四寸。故曰:冬至之日,立入神,树八尺之表,日中规其晷之如度者,则岁美,人民和顺;晷不如度者,则其岁恶……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尺二寸则月食,退尺则日食。……晷不如度数则阴阳不和,举错不得发号出令置官立吏,使民不得其时则晷为之进退,风雨寒暑为之不时。 

 

 

《周易•复卦彖传》对此也有记载。冬至、夏至都要进行这种活动,所以古人就把这两个节日定为岁首,规定为过年日。如陈久金、卢央、刘尧汉《彝族天文学史》所载彝族十月太阳历就是以夏至和冬至为过年日,夏至过大年,冬至过小年。 王晖在《古文字于商周史新证》中说,殷历岁首即在夏至所在的农历五月,食麦、种黍之时,提出“殷历建午”说。 因此,《左传》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履端于始,序则不衍。”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端,指岁首;立端,即确定岁首。表,圭表,或立杆,测日影的仪器。表正,就是校正时令,计算日月进程,推算余闰。又晋人周处《风土记》说:“端者,始也,正也。”或曰直也。则端午有始于日中无影的正午之意。这都与太阳的天象位置有密切关系。直到春秋战国之际,岁首还称之为“端月”。古时五与午通,农历的五月,又称“午月”,故称“端午”。这就是“端午节”的真正来源。所以赵东玉说:“端午节最早源于夏至这一节气。”及晋时,端午与夏至节俗还是一致的。周处《风土记》说:

 

 

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

 

 

赵东玉说:“直至近世,端午节的节俗活动在江南的许多地区仍是在夏至日举行。著名民俗学家江绍原即曾在《广东志书》、《湖广志书》、《吴郡县志》、《浙江志书》及《湖北通志》等文献中,找到了夏至日食粽、竞渡等传统的端午节节俗活动记载。这足以说明,古之端午节源于夏至的痕迹斑斑俱在,亦证明《后汉书•礼仪志》所言确乎有理有据。” 司马彪《续汉书》中述:汉代五月五日端午风俗源自夏商周时的夏至节。而且古人将端午与夏至相会在同一天称为“龙花会”。

 

 

从字义来说,端,从立从耑。又端同耑。王晖从卜辞中所记发现在殷历岁首是“立黍”的时候,“立黍”犹言种黍、置黍。《说文》:“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徐锴系传:“题犹额也,端也,古发端之耑直如此而已。”说明夏至前后是种黍之时,或岁始之时。

 

 

再进一步说,端午节应该是起源于太阳运动到北回归线日中无影时的测时活动,故曰端午——正午。因为日中无影日不一定都在夏至日,或前或后,如中央电视台报道2005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公历2005年6月11日)正是日中无影日,所以端午节或在夏至前、或在夏至后。这一说法有没有文献根据呢?请看《拾遗记》的一段记载:

 

 

(周昭王)时东欧献二女,一名延娟,二名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及昭王沦于汉水,二女与王乘舟,夹拥王身,同溺于水。故江汉之人,至今思之,立祠于江湄。数十年间,人于江汉之上,犹见王与二女,乘舟戏于水际。至暮春上巳之日,禊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沈水中。或结五色纱囊盛食,或用金铁之器,并沈水中,以惊蛟龙水虫,使畏之不侵此食也。其水傍号曰招祗之祠…… 

 

 

此“日中无影”,实暗示出“夏至”矣,是说在夏至时投粽子于江中。而夏至节是按太阳历划分的,与农历朔望月不一致,故不固定在农历五月十五日,其范围是从五月初一到五月三十日。既然端午节起源于太阳运行到北回归线时古人的测日影活动,而北回归线正好穿越吴越地域,因此端午节起源地正如闻一多所说,当是吴越地区。陈久金等人认为,《夏小正》记载的是十月太阳历,是夏代的历法,以夏至、冬至为过年日。王晖认为,殷历也是以夏至为岁首。殷人行火历,仲夏五月正是大火中天。如《夏小正》说:“五月……初昏,大火中。”《尚书•尧典》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这就是说,至少在夏商时代就以“端月”为岁首了,其起源是很早的。陈绍棣《中国风俗通史》两周卷记载周代已有“端午节” ,说明至迟在周代已有端午节了。

 

 

至于后世为什么把五月五日定为端午节?民俗学家江绍原是这样说的:

 

 

初民总不免把数目认为神秘之物。五月既为阴气始盛之月,则五之数显然与诸不祥有很密切的连锁;五月中与五有关系之日为五、十五、二十、二十五等日,此诸日之中又以初五为最,于是五月初五——重五——被认为阴气始盛之日,所以也是最宜于送不祥之日。

 

 

此说不无道理。我们认为,与五有关的日中无影日最早是五月初五(如2005年农历五月初五),故最终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吴越地区并非都是当地吴越民族人,也有北方人。陈久金说:“夏桀败亡之时曾奔依南巢,这是由于夏人与越人建有同盟和婚姻关系的原因。夏亡之后也有相当数量的夏人融于越族,故有越奉夏祀之说。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虽位在南方,在天文地理分野上却与夏同属北方。夏人和越人都以龟蛇(蛇即龙)为图腾。夏人以龟或以三足鳖为图腾,越人以蛇(龙)为图腾。龟蛇合称,正象征着夏越民族间的联姻关系。”又说以龙为图腾的东夷族也有人南下融入了吴越民族之中。而且《说文》说:“闽,东南越,蛇种。”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潮州志》也说“南蛮为蛇种”。就是说越人是蛇的后代。《列子•黄帝篇》说:“夏后氏,蛇身,人首。”即说夏族人以蛇为图腾。 

 

 

所以吴越地区和中原都有端午节活动,都崇龙,并作为夏商岁首去庆祝。并将端午定为“龙的传人”的“龙的节日”。

 

 

3  

从夏至性质探讨端午节民俗活动

 

 

赵东玉说:“端午节既源于夏至,则端午节的早期性质,也就决定于夏至乃至整个夏至日所在的五月的性质了。” 那么夏至和五月有些什么特性呢?《吕氏春秋•仲夏纪》说:

 

 

是月也(农历五月),命乐师修鞀鼙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埙篪,饬钟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原(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祭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以雏尝黍……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心气定。百官静,事无刑,以定晏阴之所成。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是月也,无用火于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登山陵,可以处台榭。 

 

 

《礼记•月令》也有此记载。其后的《后汉书•礼仪志》则曰:

 

 

仲夏之夜,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茂……汉兼用之。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也说:

 

 

五月芒种后,阳气始亏,阴匿将萌,暖气始盛,虫蠹并兴……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 

 

 

古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据夏至前后天地规律,制定了端午节的民俗活动。

 

 

1. 占天候

 

 

根据端午节的起源性质,可知端午节最主要的活动是占天候,现在人们已经不知道它的重要性了,所以谈起端午节的学者几乎不谈这一活动了,即使有也是一笔带过。古人占天候大概有两方面内容:

 

 

其一,用立杆测日影方法预测年景好坏,如前文所引《通卦验》说“日中规其晷之如度者,则岁美,人民和顺;晷不如度者,则其岁恶……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尺二寸则月食,退尺则日食”。

 

 

其二,用《内经》五运六气学观察气象预测年景好坏,如《吕氏春秋•仲夏纪》说:“仲夏行冬令,则雹霰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端午日晴,主年丰。谚云:“端午有雨是丰年”,“五月初五下一阵,家家添个黄谷囤”,“端阳有雨乐苗禾”。等等。

 

 

又如《武陵竞渡略》说:“划船不独禳灾,且以卜岁。” 即保留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最古老的风俗内涵与形式。

 

 

2.吃粽子

 

 

五月也就是夏至月,也就是午月,夏天五月的主气是少阳相火,故气候炎热。在这样的时空环境里有什么特征呢?请看《伤寒论•辨脉法第一》是怎么说的:“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说:“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伤寒例》又说:“冬至以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以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一年里的五月夏至,就是一天中的日中;一年里的十一月冬至,就是一天中的夜半。张仲景在这里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这个时候正是盛夏季节,为什么会怕冷而“欲著复衣”呢?因为夏五月之时,盛阳向上、向外,一方面阳气得到了消耗而虚,一方面盛极则反,而一阴生于内。天人相应,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故在人则“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如《素问•金匱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到了冬天十一月,正是隆冬封藏的季节,盛寒在外,阳气潜藏于内,即所谓一阳生于内,故在人则表现出“阳气在里,胃中烦热”。

 

 

那么在临床中,张仲景是如何处理这种特征的呢?请看下文。

 

 

《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所有的伤寒注家,都认为“里有寒”显然有误,应作“里有热”。真是天大的误会,梦呓之语。其实这里的“表有热,里有寒”,正是对“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气虚冷”的表述。这在《内经》里也有表述,如少阳司天之政,曰“风热参布,云物沸腾,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白虎汤由知母、石膏、炙甘草、粳米四味组成,张仲景用知母、石膏清热,用炙甘草、粳米甘温温中。既然有人说白虎汤证是表里俱热,为什么张仲景不用甘寒生津养胃呢?反用炙甘草、粳米甘温药呢?真是误人子弟呀!

 

 

针对夏至这一特性,古人发明了粽子这一食品用来养生。粽子,由黍米(即粘黄米)或糯米和大枣做成。糯米,甘温或曰苦温。《本草纲目》(卷22谷部):“暖脾胃。”黍米  甘温。《别录》:“益气,补中。”李时珍说:“按罗愿云:黍者暑也。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盖黍最粘滞,与糯米同性,其气温暖……孟氏谓其性寒,非矣。”大枣,甘温。补脾胃。  所以,粽子是甘温补脾胃之食,正是针对“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气虚冷”做成的养生保健之食品。《吕氏春秋》载五月正是“农乃登黍”。登,进也,献也。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献黍呢?因为黍米是此时的养生保健佳品。王晖根据卜辞考证,认为农历五月夏至前后正是种黍的时候。

 

 

吃粽子的风俗在我国大概起源于商周时代,文字记载首见于汉代。东汉许慎《说文》载:“粽,芦叶裹米也。”之后,晋代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则云:“夏至节日食粽。”以后文献记载就更多了。

 

 

3.天医节

 

 

根据夏至的特性,古人还发明了时间疗法,如前文所说“夜半得病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者,夜半愈”,民间称之为“天医”,故称端午节为“天医节”。一日的日中与夜半,以年言之,就是夏至与冬至,故有了冬病夏治疗法。

 

 

另外,佩兰浴、燃烟堆、洒药酒、戴香包、插艾等都是为了祛湿和避毒。

 

 

 4.恶月与禳灾

 

 

如前《吕氏春秋》所说,五月是阳极阴生,即阳气始亏、阴气始生的时候,阴与阳、死与生激烈斗争的一个月,因此古人将五月视为恶月、毒月、凶月、死月。如《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史记•孟尝君传》说:“婴曰:‘五月子长与户齐,将不利父母。’”《风俗通》说:“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又说:“俗说五月到官,至免不迁。” 

 

 

至于五月为什么是恶月、凶月?杨琳认为来自于古人的岁时观念,他说:“古人为何认为养五月所生之子不利父母呢?五月是阴阳交替的时节。子女生长,应于阳气,父母老成,应于阴气,养子则是助阳,助阳则是克阴,故云不利父母。” 有的学者则认为,五月仲夏暑热来临,毒虫滋生,易犯疾疫。 其实,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吉凶日观念。张巨湘研究《杨公忌日》得出,黑道凶日多在朔月和望月左右。 就一年来说,则在仲冬的农历十一月和仲夏五月。中央电 视台报道,2005年6月24日(农历五月十八日)日月地三体一线,广州一带发生了少见大海潮。古人还认为,阳气生为吉,阴气生为凶,五月阳始亏、阴始生,故为凶月。这说明五月为恶月、凶月的真正源头是天象。故越章人的风俗是祭祀“杨公庙”,曰:“章籍颇习于苗,所祀神有杨公庙者,水、旱、疾必祷。” 

 

 

五月阴气生,雨湿增多,容易滋生虫毒、瘟疫,故要除毒辟邪。如《夏小正》说:“此月(仲夏、端月)蓄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家家于门上插艾与菖蒲。艾,苦辛温,五月五日采。《本草纲目》说:“温中,逐冷,除湿。”菖蒲,五月五日采。俗语云:“端午节的菖蒲,过初六没有用。”《本草从新》说:“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本经》说:“主风寒湿痹。”总之,艾、菖蒲,性味苦辛温,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温中祛寒,是治阴气之品。

 

另外,喝雄黄酒、戴香囊、佩兰浴等,都是为了去湿毒、辟邪气。

 

 

5.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吴越民族过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许多文献都有记载,不赘述。问题是为什么要赛龙舟,并与龙蛇联系起来?这是因为夏至一阴生,雨湿增多,龙蛇是水生动物,龙能兴云作雨,是水神,如四海龙王之类。吴越民族对龙图腾崇拜,就是对水神的崇拜,就是要避免阴气——雨湿为灾。其二,吴越人多水上作业,也与雨水、大海潮有密切关系。其三,雨水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祭祀水神——龙,就是为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进行龙舟比赛,一方面敬龙祭龙“祈谷实”;另一方面,就是为了战胜水神,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夏至前后,“阴阳争,死生分”,所以宋公文等认为,是龙——水神死而复生的时候。 这是从天道周期运动认识的。龙随阳气而升降,从冬至到夏至,阳气由生而盛,从“潜龙”到“飞龙在天”;从夏至到冬至,阳气由亏而伏,龙也降而潜。

 

 

总之,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以以上五项活动为主,其后增添了纪念屈原、五子胥等内容都是附会,不是端午节的本来内涵。

 

 

4  

端午节文化模型——白蛇传

 

 

《白蛇传》就是依据端午节文化内涵写成的一部作品,时间发生在端午节,主要人物有白蛇、青蛇、许仙、法海等。青蛇代表春夏上升的阳气和升腾之龙(春天主青色),白蛇代表秋冬下降的阳气和降潜之龙(秋天主白色),故白蛇被法海压在塔下,喻其潜藏也。白蛇产子,许仙服灵芝,表示龙的死而复生。白蛇、青蛇与法海水上大战,就是龙舟竞渡的表示。白蛇看病,取灵芝救许仙,法海让许仙喝雄黄酒,显示“天医”之义。白蛇、青蛇和许仙,不就是《拾遗记》所载周昭王和二女之事的翻版吗?二女(阴)夹周昭王(阳),不就是一阳陷入二阴之中的坎水卦卦象吗?不就是龙潜水中吗?其他多多内涵,限于篇幅,此不赘述了。

 

 

后记
几十年的寒窗月夜,从黑发到白发,安安静静做学问,苦乐相伴也自得。
我读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就有这种感觉: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习之路曲曲折折,其中有苦有乐,有发现,有突破,有思索,虽有寒意而乐趣无穷。
学海无涯苦作舟,到达岸边无尽头,顶的大风千层浪,龙门鲤鱼乘小舟。
中华传统文化以《周易》为活水源头,易道的主要精神是天人合一,说起天人合一,几乎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人人都说。然而天与人合在哪里?从什么时候开始相合?相合有什么反应?相合后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却没有人能讲得通,今天我把它讲通了,非常高兴。《周易》有天道、人道,人道法于天道,当以天道为根本,可是从自魏晋以来,被王弼扫象之后,多从人道讲易,弃本求末,天道被淹没久矣。余有感于此,为《周易》复本古义,从《中国古代历法解谜——周易真原》(1999年出版),到《周易真原——中国最古老的天学科学体系》(2004年出版)、《周易与日月崇拜》(2004年出版)的出版,从天文历法方面复原建成了《周易》的天道理论体系,虽有不足,足以安我心灵。
我是中医工作者,从《中医外感三部六经说》(1990年出版)一书开始,经过《生命与八卦——医易启悟》(1991年出版)、《中医内伤火病》(1993年出版)、《中医运气学解秘》(2002年出版)、《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大观》(2005年出版)、《疫病早知道——五运六气大预测》(2006年出版)、《中医太极医学》(2006年出版)的阐述,到《医易生命科学》完稿为止,我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切合于临床实用而又易学易用的中医理论新体系——田氏医学:中医太极三部六经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将外感、内伤、五运六气、养生和《周易》融为一体,纲目条理,以简驭繁,很便于学习应用,而且用于临床简练有效,很受读者欢迎。
此生有幸,老天有情加惠于我,完成此两大理论体系贡献给社会,幸矣,特记于此,以报天恩。
并以此献给我亲爱的受人尊敬的父亲母亲,报答他们千辛万苦的养育之恩。
田合禄  2006年9月11日

 



Add comment


Security code
Re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