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时下,秋高气爽,秋意渐浓。与“秋”相关的成语,你知道多少?“暗送秋波”、“望穿秋水”、“多事之秋”在哪些经典里出现过?“一叶知秋”、“秋风过耳”、“皮里阳秋”又是什么意思?…一起补节语文课,27个关于“秋”的成语↓↓转发学习!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在这个人人学英语的时代,大家似乎都快忘了,我们的汉语有多美多强大!这里有一段英文的诗歌,用中文翻译了一下,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不信?你看看...

 

 

【英文原文】

 

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

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

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7-08-30 小雅 广东省国学学会

 

  古典诗词,很多人对它想爱却又爱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觉得这些与现代生活距离遥远的枯燥文字,难学难懂难记。如果懂得如何鉴赏,古典诗词对人们来说就是一首首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诗歌,借此可以听到古人心灵的歌唱,大家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同所有的艺术鉴赏一样,古典诗词的鉴赏主要是实践问题,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但掌握诗词鉴赏的普遍原理和方法,也对鉴赏的顺利展开与不断深入有很大帮助。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7-05-16 诗词国学

 

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人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迷惑了天下万千受众…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完整版: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 养生主》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6-10-05 7号床 7号床

之前群里有位朋友,老是质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整天说金字塔、麦田圈、复活节岛巨石像这些国外的神秘事件,中国的呢?为什么不说说中国。估计好多朋友也都有这个想法。所以,今天咱们就说说中国自己的神物!

 

但是说之前,必须先托咐几句。。。

 

中国文化,足以包容得下众多神秘的事情,随便拿出个阴阳五行、易经风水,这些都是科学体系尚需要继续进步完善才有可能来解释的经典智慧!历朝历代,古今中外的大德大智们都已经掰开揉碎说了N多遍了,我在这里哪有什么资格说呢?要说也只是找一些边角料,给大家攒个小段子叨叨两句。所以啊~~各位放轻松,别较劲,就当是茶余饭后解解闷好了。下面正式开叨~~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秋天那么美,诗词句句醉人心】秋天,秋意渐浓,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咏诗颂词的时节。“空山新雨后”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的静谧祥和,“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忧愁百转……秋天在文人墨客笔下充满自然之美。不如陪孩子一起读读这60首秋日诗词↓↓感受他们笔下的秋风古韵。转发收藏!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7-01-30 7号床 7号床

小时候一听到“...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八卦...”,眼前就是一副画面感极强的江湖术士算卦的迷信景象。然而这种东西真的是迷信吗?还是多少年来教育、影视文艺作品刻意给我们的假象?

 

各位都是受过9年制义务教育,再加高中3年、大学4年教育出的新一代。用现代化的科学思维体系来解释整个宇宙中的事物,虽然并没有解释出多少来,但这早已伴随现代化的社会进程,深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骨髓里。对于那些一上来神神秘秘看起来并“不科学”的预测和思维方式,很显然是抵触的。之所以定义“不科学”,是因为用我们被教育灌输出来的思维体系和它们那些完全格格不入,完全看不懂。

 

但我们正儿八经科班学出来的这些现代化的科学知识体系,仅仅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还每天不断地刷新认知,甚至还不断地否定自己已经成型的理论,这个科学体系不可谓不严谨,只是还很年轻罢了。而基于易经的阴阳五行等传统思辨体系确有着至少5千年的历史,自产生当初就从来没变过,并且演化出了许许多多的实际应用,一直延续至今。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7-07-20 墨香中华

 

我们平常总是会说词牌名,可是你知道这些词牌名的由来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十大经典词牌名的由来。

NO.1 念奴娇

念奴娇

【词牌由来】“念奴”是个人名,她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据记载:念奴“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其声“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最著名的当属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NO.2 雨霖铃

雨霖铃

【词牌由来】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记,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出逃,在马嵬坡迫于形势,将杨玉环赐死。后在霖雨连绵之夜,玄宗车行于蜀中栈道之上,马铃和着潇潇雨声,更添寥落与凄惨。他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连心爱的妃子都保护不了,顿时悲从中来,口出“雨淋铃”三字。后来命教坊“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记恨焉”,并叫伶人张野狐吹奏,从此流传于世。

 

这是一个悲伤的曲调,提起“雨霖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柳永。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钗头凤

【词牌由来】《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

 

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分离。多年后陆游重游沈园,与唐婉不期而遇。陆游“怅然久之,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钗头凤·红酥手

宋·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分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可悲可叹的一段情。

沁园春

【词牌由来】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后来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从此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将这个词牌做的大气磅礴的,当属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水调歌头

【词牌由来】相传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型歌舞曲。凡是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就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说起这个词牌,就不得不想起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鹊桥仙

【词牌由来】关于“鹊桥仙”这一词牌名的由来,一说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以上说法都表明了这一词牌与“鹊桥相会”的神话有关。古时关于“鹊桥”的神话,以东汉应劭《风俗通》中“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记载为最早。至唐时,民间传说更为普遍,诗人多有吟咏。该调大概就是此时产生的。

 

秦观就写了一首“鹊桥相会”的词,流传至今。

 

鹊桥仙·纤云弄巧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踏莎行

【词牌由来】踏莎行,原指春天于郊野踏青。作为词牌,相传为北宋寇准创制。据说,北宋寇准在一个暮春之日和友人们去郊外踏青,忽然想起唐代诗人韩翃“踏莎行草过春溪”之句,于是作了一首新词,名为“踏莎行”。注意:在这里“踏莎行”中的“莎”字读suō,指莎草,亦称“香附子”。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宋·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菩萨蛮

【词牌由来】原是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女蛮国的人梳有高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故称之为“菩萨蛮”。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唐·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虞美人

【词牌由来】相传虞美人花与美人虞姬有关。楚汉相争,西楚霸王兵败乌江,听四面楚歌,自知难以突出重围,便劝所爱虞姬另寻生路。虞姬执意追随,拔剑自刎,香销玉殒。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了一种鲜红的花,后人把这种花称作“虞美人”。后人钦佩美人虞姬节烈可嘉,创制词曲,就常以“虞美人”三字作为曲名,诉一缕衷肠。“虞美人”因以为名,逐渐演化为词牌名。

 

后主李煜将这个词牌名演绎的最是深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浣溪沙

【词牌由来】又名“浣溪纱”,出自“西施浣纱”。西施是春秋末越国的浣纱女子,粉面桃花,楚楚动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鱼儿看见倒影,忘了游水,渐渐沉到河底。历史上以“沉鱼”代称西施。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7-02-12 15:41:13
 
 

佛教之不适应西藏,有一个深刻的原因:

西藏实行森严的僧侣领主制度,莲花生的喇嘛教一旦成为国教,就立刻开始了“整风运动”,这是有记载的。

这种制度与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根本格格不入,稍后禅宗的全面败退(包括肉体消灭)就是明证之一。尤其到了法王制形成之后,佛教根本就没有机会复兴。

僧侣领主制下,喇嘛通常都是领主,与我们所谓的“出家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他们在“佛教”的名义下,实施税收、司法等统治,同时实行极为森严的精神统治——上师皈依制,强调教徒对喇嘛的绝对服从,完全在上师的指导下思考和行动。这些修行规则,排除了任何反抗的可能性。

密宗:

唐密、东密,来自中观派,而中观派是在龙树晚年著作《大智度论》等基础之上的大乘佛教最后一派。中观派末流已经开始主张念咒、手印等“捷径”。但在捷径之外更强调正法修行。唐朝开元三大士都是倾向于捷径的,因此成为密宗。该宗仍然是大乘佛教之一流派。后东渡日本,为东密,名僧为空海。我国近代僧人居士曾组织学习。

1 1 1 1 1 1 1 1 1 1 Rating 0.00 (0 Votes)
2016-04-22 启林研究会
论曹丕诗

 

南北朝以后, 对曹丕、曹植兄弟诗歌的评价墓本是抑兄而扬弟, 甚而渭曹丕“ 去植千里” 。本文在考察、分析曹丕存世诗作的基础上, 认为曹丕诗歌创作不仅成熟较早、风格刚柔兼备, 更在“ 三曹” 中形成了以清隽秀逸为主导的创作个性, 独树一帜, 体现了建安诗歌与汉末诗歌的内在联系。后人贬抑曹王诗歌根本原因在于对“ 建安风骨” 的误解。“ 建安风骨” 是当时开放活泼、张扬个性的时代精神在诗歌创作中的体现, 雄健刚劲之作是其中的一种风格, 曹丕诗歌则反映了“ 建安风骨” 白勺另一个侧面。
曹丕对描写男女相思及爱情婚姻题材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类题材的诗作在其诗中所占比例显然超过了其父亲兄弟。根据《三国志》注提供的资料和魏晋人的札记, 曹氏父子都曾有一些风流韵事, 但是曹操诗中不写此类情事, 曹植诗中的思妇怨女固然楚楚动人, 但更可能是借以表达他在政治上的失志苦闷, 而非真正描写异性间感情纠缠。曹丕则不同。他不仅表现自己对美丽异性的思慕, 而且以想象摹拟之笔, 细腻深入地刻画思妇之情, 寡妇之怨。后世有些注家注意到曹丕的这些乐府诗是“ 以旧题填新辞” ,这的确是他对乐府诗创作发展的一个贡献, 却还不曾发现此类诗作主要用于描写男女相思, 给原先主要用于观风俗、纪实事或庙堂庆典宴席的乐府诗带来言情诗的情韵。他甚至还有替亡友之妻抒发愁思的《寡妇诗》, 其题下注云: “ 友人阮元瑜早亡, 伤其妻孤寡, 为作此诗”, 诗虽是代人而作, 写的却凄楚动人。曹丕此类诗作在艺术上常有佳构。他很少用浓墨重彩表现情感的跌宕起伏, 而是着重描写情感的真挚与细微的变化, 再以富于气氛的景物描写来加以烘托, 使诗歌的情思丰溢, 韵味悠长。
                       《清河作》

           方舟戏长水, 澹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 悲响有余音。

           音声入君怀, 凄枪伤人心。

           心伤安所念? 但愿思情深。

           愿为晨风鸟, 双飞翔北林。

本篇是以女子的口吻, 抒发别离之际的凄凉情思和企盼早日团聚的心愿。起句极妙,
看似写景而实亦言情(“ 方舟” , 指两只船并在一起, 暗寓夫妻; “ 戏长水” 则比喻新婚的愉快生活, 下一句用“ 浮沉” 二字引出新婚别离的变化), 接下来的三句都写思妇临别之际情态, 由于这三句都运用了“ 顶针格” 的修辞手法, 即每句的最后一字与下一句的开头一字相同, 故诵读时很自然地有一种似断若续、情思绵绵之感, 很恰当地表达了思妇当时的情怀。结句诉说早日团聚的心愿, 同时也含蓄地转达了“ 未见君子, 忧心钦钦”的忧郁。
曹丕的言情之作不仅本身颇多艺术佳构, 而且在诗歌史上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建安诗坛上, 曹操首先以沉雄苍劲的诗作给当时的诗歌创作带来一种壮大的气势, 注入一股强悍的精神, 将东汉末年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凄凉哀婉诗风一变而为充盈阳刚之气, 尔后曹植继出, 其诗风比曹操多样, 但主导方面仍是仰承父风的刚劲雄健, 并加上他自己的慷慨悲壮, 他们在营造诗坛新的风气上的确贡献良多。不过, 曹丕的清隽秀逸为主的诗风, 实对当时诗坛起到了刚柔相济、阴阳兼备的作用, 上与《古诗十九首》隐约相承, 体现了建安诗歌与汉末诗歌内在的联系。前人称曹丕诗“ 藏则含蕴无尽, 其源出于《十九首》” , 是深中肯荣的。曹氏兄弟的诗歌, 兄以阴柔为主, 弟则发扬蹈厉, 侧重不同而各有擅长, 合而观之可说是反映了建安诗风的丰富面貌, 分别言之则各可代表建安诗风的一个方面。由此看来, 对曹氏兄弟一味抑兄扬弟显然是失之偏激的。
建安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显然不只是产生了一批风格沉雄刚健的佳作,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诗歌创作突破了东汉后期“ 斟酌经辞, 渐靡儒风” 的积习, 变章句之学为含英咀华、抒写性情, 从而继《诗经》、《楚辞》之后开创了两汉数百年所未曾有过的诗歌创作高涨的局面。建安诗歌是从汉儒章句之学衰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很明显地带有冲破束缚, 张扬个性的色彩。这既表现为曹操、曹植为代表的渴望建功立业的大声疾呼, 也表现为王粲等为代表的感时伤乱的悲痛沉吟, 同时还表现为曹丕、徐干等人为代表的歌咏男女爱情的轻吟低唱。 不同风格的诗歌既本诸作者不同的秉性气质, 又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建安时期开放活泼、较少拘泥的时代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看曹丕、徐干等人的秀逸之作, 也能从中体会到一种时代精神。他们的诗歌尽管算不上黄钟大吕, 但也是独具特色、表达个性的丝竹之音, 其一往情深自有动人之处。
编辑:谭慕晨
整理:王谭